毛姆说: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会淹死。
想来的确如此,当人处于困境中,解救自己的就是自己。
(资料图片)
人生漫长,岔路口太多,难免会误入歧途,遭受苦难。如果不幸陷入困境,唯有自救才能回到正轨,让生命更有价值。
人一生的6个心理困境,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有少数人能走出来!一发怒,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二烦恼,用自己的过失来折磨自己。三后悔,用已经过去的事来让自己难受。四焦虑,用虚抅的风险来吓唬自己。五孤独,用自制的牢笼来囚禁自己,还不愿意走出来。六自卑,用别人的长处来贬低自己,践踏自己。
一、发怒,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人为什么会发怒?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生命的物种都会有情绪,那么,发怒只是一个人情绪中“怒”的表现,愤怒是怒源于内心的不安定。
一是,在一定的情绪周期里的正常释放,只是情绪管理高手会科学控制或合理释放,情绪低手则会压制到忍无可忍时,便燃起怒火,一发了之。
二是,人之所为,由于他人违背了自己的意思,即大发脾气。
三是,见事不合理,对社会的某种现象,不满意,出于气愤,随之爆发。
四是,对自己的不满,失落感增强,对自己的期望落差较大。
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如果因发怒而开始,往往因耻辱而结束。---蒋巍巍
二、烦恼,用自己的过失来折磨自己
烦恼虽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三大类:
1、贪,有欲望,不知足。物欲过剩,太贪就会烦恼痛苦——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贪婪、痴迷、渴求,到极微细的喜爱、追求,都属于贪。
2、嗔,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反感。从极强的暴怒、凶狠、残酷、仇恨,到极微细的忧郁、烦躁,都属于嗔。声名在外,就会烦恼痛苦。
《道德经》说:“故至誉无誉。”
至誉无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称誉。
老子说,人一旦出名,有了称誉,就会有人要诽谤,这是必然的。
有人说你好的时候,就一定有人说你坏。烦恼随之而来。
3.痴——一味的愚昧的、盲目的、无知的追求一项“东西”的,这三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三不善因。
三、后悔,用已经过去的事来让自己难受
后悔是对以前没有做的事情或做错了的事情感到难以释怀,心中总是惦记着,想着怎么自己当初没有去做或未做对而不断地感到埋怨和懊恼。
想想自己的经历,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后悔?
“如果当时……就好了。”我们在后悔的时候,常常说出这句话。我们在后悔时说出的话,暗示着内心的两个隐藏想法:我们不满意已经做出的行为和决策带来的结果;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当时改变做法,能够获得比现实更好的另一种结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后悔中解脱呢?
1、在做任何决策时先提醒自己,另一种选择很可能更糟
后悔产生于我们将美好的假设与糟糕的现实比较。你需要反复提醒自己,用头脑中的幻想和现实比较并不公平。
我们普遍存在一种“乐观倾向”。我们喜欢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总认为,自己会比一般人活得更久、身体更健康、事业更成功,而车祸、癌症这些噩运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当某一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时,人们对其的反应往往不是直接评价,而经常是将个体头脑中该事件的“应有结果”与现在的结果相比较。要知道,我们选取的标准不同,评价的结果也就不同。
2、做了后悔一时,不做后悔一生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后悔的时间性模型”吗?研究的结论简单来说,做了后悔一时,不做后悔一生。
当你面对不确定的选择,不知道 “to do or not to do” 时,想想这个结论。如果不想在长期的人生中后悔,去做比逃避是一个更好的选项。
但要注意,首先得想清楚做这件事情将会给自己造成的最大损失是什么。你能够承受吗?有其他办法可以弥补损失吗?如果答案是yes,那就大胆地去做吧!
3、后悔会产生巨大的消极情绪,导致整个人的状态长时间都不好
后悔往往会引起自责、愧疚等消极情绪,同时还会引发身体的紧张。消极情绪和紧张本身都会消耗能量,而身体为了回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调整,也会同样消耗不少心理能量。
我们的心理能量就像一个钱袋子。如果只花钱而不赚钱,钱袋子很快将瘪下去,没有剩余的钱来进行其他活动。心理能量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后悔中,心理能量将一直处于消耗状态,影响我们完成其他行为的质量。
有没有“赚钱”的方法呢?有,——让自己快乐起来,唤起积极情绪。
四、焦虑,用虚抅的风险来吓唬自己
焦虑是人对现实或未来事物的价值特性出现严重恶化趋势所产生的情感反映,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焦虑通常有两种,一是现实性焦虑,是真正遇上了突如其来,毫无招架之力的事情,是人们遇到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
特点是焦虑的强度与现实的威胁的程度相一致,并随现实威胁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适应性意义。
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焦虑情绪,只是由于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同,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不同。
另一种是病理性焦虑,主要表现在,每当遇到自己招架不住的事情时,
1、会有一种濒死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过度紧张的压迫感,无助感。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心里越紧张焦虑情绪就越严重。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五、孤独,用自制的牢笼来囚禁自己,还不愿意走出来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村上春树曾说:
“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乱交朋友罢了,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不喜欢失望罢了”。
孤独的原因,要么情感缺乏,被人冷落,很容易在情感中被孤立或自我孤立。
孤独的原因,要么太过于自恋,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归罪于他人,怪别人没有对自己付出更多,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勒巴斯蒂认为:“他们对一切的解释都是从自己出发的。”在这种自我中心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自我陶醉和过度敏感。
孤独的原因,要么就是人间清醒,内心非常强大,强大到几乎不需要被迎合,不需要迎合任何人,自己总是会“心里有数”。
六、自卑,用别人的长处来贬低自己,践踏自己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自卑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泄气,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作用。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
它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心理上的自卑是每个人要面对的基本处境。
自卑会造成紧张,人们因而要努力摆脱这种处境。每个人都会做出这种努力。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摆脱路径或方式可能不同罢了。
一种方式是: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
另一种方式是:因为气馁放弃任何改进情境的努力。
后两种方式下个体虽然因为无法忍受自卑感,而努力设法要摆脱自卑,但由于采用的方法却注定使他的努力不可能获得成功。